实操模块涵盖机械结构组装与电子系统配置两大维度,理论测试侧重机器人学科基础原理。考核采用现场操作与计算机测试相结合的评估方式,确保技术应用能力与知识储备的全面检验。
能力维度 | 技术指标 |
---|---|
机械装配 | 曲柄连杆机构的精准配合 凸轮机构运动轨迹控制 |
动力系统 | 电机扭矩输出调试 电源管理系统配置 |
重点考察特殊机械结构的工程实现能力,包括但不限于:蜗轮蜗杆传动系统的装配精度、棘轮机构的可靠性验证、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轨迹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。
要求掌握机器人技术演进过程中的关键突破,包括:1954年首台工业机械臂的诞生背景、1973年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大革新、21世纪协作机器人的应用拓展等里程碑事件。
建议采用"三维训练法":每周完成2次机械结构原型搭建,3次电路系统调试,配合每日1小时理论专题学习。重点强化曲柄连杆机构动态分析、电机负载特性曲线解读等高频考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