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太原编玩边学的教学体系中,Scratch编程课程采用三级进阶模式,将编程逻辑与硬件开发相结合。课程特别设置项目实战环节,学员可通过传感器实现声控版碰碰车、植物大战僵尸等创意作品的开发。
培养阶段 | 核心能力 | 成果产出 |
---|---|---|
基础应用 | 事件驱动编程 | 动画短剧制作 |
逻辑构建 | 条件判断与循环 | 平台跳跃游戏 |
硬件交互 | 传感器数据应用 | 智能交互装置 |
通过《玩仔历险记》剧情展开教学,学员在构建角色对话、场景切换的过程中,自然掌握坐标定位、角色克隆等技术要点。课程包含12个主题场景搭建,涉及36种编程积木的灵活运用。
在《寻找十二神兽》项目实践中,学员需要设计多关卡挑战机制,运用变量记录游戏进度,通过函数封装实现技能释放特效。最终完成可存档的RPG类型游戏作品。
结合Picoboard开发板,教授光线、声音、电阻等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方法。学员将制作可通过拍手控制的赛车游戏,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制作的水果钢琴交互装置。
课程包含蓝桥杯青少年组专项训练,配备往届真题解析模块。教学团队提供个性化作品指导,近三年学员获奖率达78%,其中省级二等奖以上占比35%。获奖证书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盖章认证。
Q:是否需要编程基础?
A:课程从拖拽积木开始教学,适合零基础学员
Q:课程周期多长?
A:标准课程包含48课时,每周2课时进度
Q:硬件设备如何配置?
A:教学所用Picoboard由校区统一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