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根济南74载的山东师范大学,将"弘德明志、博学笃行"的校训精神融入3+1国际本科项目。这座孕育过两院院士的教育殿堂,现已成为华东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,其物理、化学等学科在国际评估中屡获突破,为项目学生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。
项目承袭1902年山东大学堂师范馆的教育血脉,融合当代国际教育理念。在教育部"双万计划"支持下,建有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,其中人工智能实验室、跨境教育研究中心直接服务于国际课程教学,确保教学内容与全球高校无缝衔接。
采用"基础强化+专业核心+实践创新"三阶培养模式,首年重点突破学术英语与跨文化交际,引入剑桥大学英语考评体系;次年嵌入AP课程与专业先修课;第三年对接海外院校核心课程,实现学分互认。
由38位长江学者、泰山学者组成学术导师团队,配合23名具有海外任教经历的生涯规划师,构建"1+1+N"指导体系。每周开展学术工作坊,每月组织跨国云课堂,确保教学品质对标QS前200高校标准。
项目已与伯明翰大学、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等37国177所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。特别设立的"优本计划"使62%的学生获得世界前100大学深造机会,近三年毕业生海外申研成功率保持91%以上。
依托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,项目学生可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。近年学生署名发表的SCI论文达47篇,参与申请的发明专利12项,真正实现"做中学"的教学理念。
2022级计算机科学方向学生团队开发的"智能教育评估系统",已在实际教学中投入使用,相关论文被IEEE教育技术会议收录,展现项目培养的实践创新能力。